阅读历史 |

第 64 章 发放工资(2 / 2)

加入书签

哪里想到,新东家今日竟这般早就过来了!

这几年志杰纺纱厂的种种作风,谢放从魏先生口中听说不少。

倒是今日方知,管理层竟还会计较车间提前一小时开工,开灯所产生的费用,实属荒唐。

谢放认真解释道:“洪主任误会,我方才不是这个意思。我原先是担心工人们过早开工,休息不足。我们办工厂,是要盈利。但也还是要以人为本。

工厂若是想要发展,离不开这些工友们。如若,我们连工人们提前一小时开工,只是为了工作时能够稍微凉快一些都不能接受,那我们那些同只会剥削百姓的官僚,有什么区别?

最近天气的确是热,就按照今天开工的时间来排班吧。回头麻烦您交一份排班表到我这里。”

洪惠民听了谢放的话后,大为感动。

两只手抱拳,眼底闪着泪花,低着脑袋,就要一揖到底,“二爷,我替大家,谢谢二爷!!!”

这意味着日后他们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地提前开工了!

还不用担心会被克扣工资!

谢放忙将人扶住:“洪主任如此为工人们着想,便是在为工厂着想。应当是我谢谢洪主任。”

洪惠民眼圈有些红。

之前纺纱厂的几位领导可不是这样的。

“真好。少爷,如今工厂总算顺利开工了,等到第一批纱锭卖出去,咱们可算是有进项了!”

陶管事陪二爷回到总经理办公室,关上办公室的门,语气难免有些兴奋地道。

少爷从前从不吝钱财,总是有多少花多少,更是时不时地一掷千金。

也就是惊蛰那场病后,开销比从前少了许多不说,跟着几位结识的几个买办投了几笔生意,小赚了几笔。

即便如此,五百万现钱,也几乎是将少爷全部的现金都给掏空了。

虽说这厂子买得划算,可这钱实在花出去太多,加之“康杰”原先处于日薄西山的状态,陶管事是始终忧大于喜。

如今,见到工厂顺利开工,也给陶管事增加了不少信心。

是啊。

总算是开工了。

开工了便好。

开工了,这厂子目前来看,总算是活起来了。

只是往后究竟是生局,还是死局,最终还是得看“隆升”最后是否能够实现盈利。

谢放走到办公桌后面,他弯腰,打开抽屉,从中取出一张大额银票,“陶叔,烦请您迟点去一趟钱庄。将这张银票,兑换成足额的散钱。

之后再请账房的卓先生,核实工人薪资。再交由洪主任,由您陪着,一起将工人上个月的工资足额发放。

回来路上,烦请您坐车经过一下长庆楼,去跟方掌柜‘借’一位师傅,协助咱们厂的食堂师傅,去市场上挑选好的绿豆。天气热,绿豆汤消暑、解热。”

志杰纺纱厂是有食堂的。

只是只有管理层才有资格在里头用餐,工人们是没有资格进去的。

食堂也不负责工人的伙食。

谢放有心对食堂进行改革,只是目前,不宜有太大动作。

让陶叔去长庆楼“借”一位师傅,自是为了避免食堂师傅得知只是给工人们做绿豆汤,便在原料上做文章,以次充好。

方庆遥便是从后厨,后头成为的掌柜,对于谢放“借”师傅的用意,自是稍微一琢磨,便会猜到。

便是来的人不是阿笙,也只会是可靠的师傅。

绿豆汤本身不值几个钱,可这是谢放接管纺纱厂后第一个对外的“举措”,自然得想办法办得没有差池。

否则只会起反效果。

陶管事将少爷吩咐的一一记下,唯独对这银票的来历大为不解,“少爷,您,您哪来这么多现钱?”

陶管事除却管理春行馆大小事宜,还兼着谢放个人的账房先生。

先前少爷购厂花去一大笔现金,后头又给魏先生、方掌柜一笔不小的钱,个人账户里头根本就是所剩无几。

这几张银票,又是打哪里来的?

谢放笑着道:“您忘了?在家辞别父亲当日,父亲担心我钱不够花,让账房给我取的。”

他之前没动,是因为他一直将父亲给他的那几张银票,视为一个父亲对儿L子的疼爱。

始终好生保管着。

现在回过头去想,自是觉着那时的自己太过可笑。

父亲将家里的产业都交由兄长打理,分明是将兄长当做接班人培养,只是给了他几张银票,他却视若珍宝。

既是银票,总归是要换成现钱,才能体现它的价值。

与其当成废纸保存着,不若现在当成他的启动资金之一。

也不枉费他临行前,父亲对他的一片“关照之情。”!

↑返回顶部↑
精品御宅屋m.yuzhaiwu.vip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