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 138 章(2 / 2)

加入书签

站在不远处的坠儿,连忙往四周瞅了瞅,被她娘的话羞红了一张俏脸,她又往喜轿这边瞥了一眼。

“哪里胡说了,姑娘房里三个丫头中,就数你长得最好。”

在下人们看来,作为陪房,上等的出路便是给郎君当通房,要是能有造化,再从通房升到小娘。

如此一来,就从丫头成了主子。

其实也能理解,作为陪房,她们的出路只有那几条,丫头想通过当通房,脱离下人的身份和地位,对于颇有颜色的人来说,这是一条容易走的路,但同样也很危险,因为她们的身契,在荣姐手里。

坠儿辞了老娘,进了队伍里,随着荣姐出门子,陪房们的心思都发生了变化。

吴相公不任沂州知州了,在官场上,有人走茶凉一说,但想与吴相公结交的人不在少数,就连新任知州,同知都来了。

礼物少则五六盒,多则三四箱儿,也着实让江三郎和他叔叔见识到了吴家的门庭。

盖着销金盖头的荣姐打家中出来,由两位全福官娘子扶着上了喜轿,随后这两位官娘子被请到喜轿后面的轿中坐下。

一路上,喜钱不知撒了几筐,卢婆子撒前头,刁妈妈撒后头。

到了渡口后,喜轿落地,按规矩,两位全福娘子打轿子里出来,把荣姐送到船上的喜床上。

这吹打的乐人,是江家在沂州赁来的,不必上船,等到了临安府,自

有临安府的乐人。

这喜船一时半会走不掉,荣姐的嫁妆,跟在后面,要都送到船上才能走,梁父和桂姐也都在送嫁的人群中。

“女儿,你好生保重。”刁妈妈红了眼眶,这一去,不知何年才能再相见。

梁堇与她磕了个头,又与她爹磕了一个,拉了拉桂姐的手,然后上了船。

船上的灶,地不大,东灶和西灶一样,梁堇所在的是东灶,里面有三口锅,一只炉子,隔壁是柴和炭房。

“二姐,江家带的也有个灶娘,她占了咱的灶。”李大娘打里头出来,在船上寻到了梁堇。

梁堇诧异:“没听说江家也带了灶娘来,别是你弄错了,咱船上还有个郑家,莫不是她家的灶娘,对方多大年纪?”

“瞧着年纪有三四十,身边还带了俩丫头。”

梁堇听罢,教李大娘回灶里等她,她去寻宋妈妈,宋妈妈是大管事,这事合该她拿出个章程来。

若是江家没带灶娘来,那便都在一起吃了,可他们带了灶娘,这到底是在一块吃,还是各吃各的。

梁堇找到宋妈妈,把此事与她说了一遍,宋妈妈想了想,道:“还是各吃各的好,咱带的有米有肉,况且江家也没来人说。”

梁堇得了话,就知该如何做了,来到灶里,与江家灶娘道了个万福:“今儿头回见到妈妈,我是姑娘灶上的陪房,姓梁唤二姐,不知如何称呼妈妈?”

江妈妈坐在一把黑漆凳子上,手上还端着一只花鸟纹的薄盏在吃茶,身旁有两个穿蓝袄白裙的丫头占了两口锅,正在那切菜。

她放下盏儿,就见眼前这个丫头,穿着黄绸褙子,头上梳着缠髻,插了两根银钗,一朵红色绢花。

生的寻常,比不上那等十分俊俏之人,但也当不得一个丑字,说她俊是夸她,说她丑是贬她,颇有些清秀的干净气。

与人说话,面上带笑,看着怪老实巴交,不似吴家三娘子的其他陪房。

“你唤我江妈妈就行,吴家怎麽陪了你这般年轻的灶娘来,可是有什麽过人之处?”

“哪里有什麽过人之处,不过是家里的大娘子抬举,使我侥幸给姑娘填了灶房,原是滥竽充数,不比妈妈你。”梁堇道。

“你习的是南食还是北食,会做多少道羊菜?”

“习的是北食,南食也会做两道,不知妈妈擅南食还是擅北食?”

江妈妈见这丫头没有答完她的话就反问她,回了句南食,便闭上眼不吭声了。

梁堇也不恼,这江妈妈方脸,梳着福髻,身上穿的褙子,一看就知是南边的样式,手腕上戴着两个金手镯,右手中指上还带了只银戒指。

“二姐,她忒瞧不起人了,你是灶娘,她也是灶娘,与你说话连站起来都不站。”

梁堇出了灶房,李大娘也跟了出来。!

↑返回顶部↑
精品御宅屋m.yuzhaiwu.vip

书页/目录